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十二章 维亚济马-下(1 / 2)

第五十二章 维亚济马-下

最快更新钢铁雄心之铁十字最新章节!

10月10ri。在一周的跎蹉之后,完成炮兵部队跟进部署和部队重新展开之后的古德里安上将第2装甲集团军,以知耻而后勇的姿态再次对维亚济马方向展开了新的突击。空地协同、火力凶猛的德军部队如同猛虎下山一样猛扎入库里克元帅的西方面军阵地中,仅仅到当天下午为止,德军突破最快的部队就取得了15公里的深入——这在对敌方的预设筑垒工事地带进攻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库里克元帅不慌不忙地留下一些弃子在防线的坚固支撑点中以便继续恶心深入的德军,同时让大部队有序逐步后退,再一次给德国人留下十几公里宽度、随处可能残留地雷、狙击手、隐蔽火力点和掩埋式反坦克炮阵地的前沿地带。在他的脑海中,这一次的迟滞,应该可以把德国人拖到十月下旬的来临,等到自己不得不选择死守或者放弃维亚济马的时候,雨季也就应该结束了吧。

…………

同一天,遮天蔽ri的fw-ta400战略轰炸机如同黑沉的乌云一样从苏军的前沿占领区上空掠过,向着莫斯科席卷而去。在这个秋雨丰沛的时节,这种乌云一样的机群倒也算不上不合时宜。只是当这团300架战略轰炸机组成的乌云飞临莫斯科上空之后,落下的就不再是秋雨那么简单了,航空高爆弹和渣油燃烧弹不加区分地落在莫斯科市区,一幢幢工厂和居民楼在猛烈的爆炸中轰然倒塌,废墟又被溅she的油块粘滞、烧灼,燃尽废墟下掩埋着的一线生机。

德国人在这一天的战斗中,动用了清一se700架fw-ta400战略轰炸机,分成3个波次从明斯克、里加、基辅一线为外圈,距离莫斯科达到700~900公里的机场上起飞,对莫斯科实施轮番轰炸,从10号前半夜到11号黄昏,总计出动战略轰炸1300余架次,投下了1.8万吨的各种航空炸弹,其中燃烧弹占了6000吨之多。整个空袭全程保持在1万米的高空投弹。

在莫斯科,把苏制25mm防空炮也算上的话,俄国人在首都地区部署了超过4000门防空火力,可惜这一德国轰炸机投弹的高度已经超出了苏联人普遍装备的大口径防空炮——85mm防空火炮的最大she程,只有极少数原本苏联海军为“苏联级战列舰”研制的100mm以上口径重型防空炮才有可能把炮弹打到这个高度,只是因为这些防空炮数量稀少,对德军轰炸机的威胁也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苏联人的拉格系列战斗机一贯以低空格斗见长,雅克战斗机虽然走的是“短腿重拳脸皮厚”的“全能”路线(拉格战斗机航程尚可、成本便宜、擅长低空空战,因此适合配合苏军的对地攻击机和低空战斗轰炸机使用,是苏军中的进攻xing战斗机,雅克系列成本略高,但是以完全牺牲续航力为代价换取了各种高度空域内均尚可的空战能力,应该定xing为截击机比较妥当),可是因为苏联人没有德国人和米国人那种座舱增压技术,对于万米高空的敌人也就无所适从了。

整个轰炸过程中,只有9架fw-ta400轰炸机被击落,其中6架是苏军防空炮群的战果,还有3架是因为为了躲避雷雨云和气流紊乱降低了飞行高度,然后让苏军的战斗机捡到了漏子。不过他们投下的炸弹倒是一颗不漏结结实实砸在了莫斯科市区。

这一次轰炸的投弹规模比平行时空米国战犯李梅屠杀ri本平民的东京大轰炸规模还要大——李梅在东京屠戮十万平民、摧毁百万家园的时候,只丢下了区区6000吨燃烧弹——但是就轰炸效果来看,却着实没有后世的东京轰炸高效。这主要是苏联地广人稀的地理环境和天候、建筑决定的。

在1942年,莫斯科的人口数量是450万,市区面积已经有1200多平方公里,而东京拥有800万人口,市区面积却只有区区700余平方公里——其实只要看看ri本和苏联这两个国家人口数量相差不到50%,国土面积却相差50倍就可以看出这两个国家人口密度上的差异。加之ri本人因为贫民聚集、木结构建筑四处乱建,苏联人砖石水泥结构建筑数量较多、秋雨连绵让火势蔓延更加受阻,所以燃烧弹在莫斯科的效果远远差于东京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也是为什么德国空军在轰炸的时候只用了一小半的燃烧弹配合高爆弹一起使用,因为对于砖石水泥结构的建筑,有时候炸成废墟后对于火势的蔓延帮助是优于完整的建筑的。

总而言之,德国人付出了9架轰炸机被击落、4架轰炸机因为机械故障和恶劣气候坠毁、35架轰炸机损坏返航的代价,炸毁了莫斯科市区大约15座大型工业企业,全苏联最大的齿轮轴承生产中心、机床生产中心和无线电设施制造厂统统在大火中被彻底夷为平地,厂房设备无一存留,其他诸如莫斯科钢铁厂、莫斯科拖拉机厂、莫斯科汽车厂等规模稍小的工业企业虽然算不上全苏联最大,也是至少排在前五名的大型工业企业,它们同样没能躲过炸毁的厄运。

在如此剧烈的轰炸下,人员损伤和民用建筑的摧毁当然也是不可避免的,一共有6万名莫斯科工人、士兵、jing卫和市民在猛烈的轰炸中被炸死,3万5千幢建筑物彻底炸毁,50万人口失去居所——这倒不是因为德军轰炸机和米国人英国人那样蓄意残暴屠杀平民搞无差别轰炸,主要是投弹高度实在太高,达到了惊人的1万米,丢下来的炸弹自然是失去了准头,误差达到1公里的都为数不少。(米国人和英国人玩夜间轰炸的话,一般可以在3000~4000米的高度投弹,如果目标地区防空炮火已经失去威胁,2000米以内也是有的)这种情况下,德军划出的50多处主要工业、军事、指挥目标周围1公里范围内的民用设施也就或多或少遇到了损毁。

总的来说,莫斯科的损失非同小可,炸死的人口超过了城市驻军的1%,失去居所的人超过了10%,工业产能更是下降了20%。不过如果和苏军位于维亚济马防线和莫斯科市区之间的第二、三道防线上的据点城镇来说,这种比例并不算高。以维亚济马后方的主要支撑点、斯大林钦定的莫斯科环城防线第二环上的枢纽节点莫扎伊斯克为例,这座不到20万人口的小城当天遭遇了德国人数百架次ju-288、me-410b和fw-190g等轰炸机和对地攻击机的猛烈袭击,把这座没有什么工业目标,基本上全城武装成堡垒的小城翻了个底朝天。当天才刚刚在萨福诺沃完成部署的德军远程列车炮群也依靠底排增程炮弹的帮助,勉强够到了这座距离苏德两军对峙前沿足有仈jiu十公里的城市,持续的轰鸣几乎终ri不息,拷问着每一个苏联守军士兵的信心。

从物理杀伤力的角度来说,以280~320mm口径的列车炮炮弹——尤其是使用了为了增程而减少装药的弹丸类型后——对城市的轰击效果来看,它们是远远比不上德军一拨拨的攻击机群的,列车炮的存在最大的优势在于攻击的不间断xing——十几门列车炮集中使用,就可以让一座方圆十公里的小城每隔几秒就能听到响彻全城的轰鸣,这种打击对苏联人本就不高的士气起到的催命作用是非常惊人的当苏军中大量没见过世面的二三线临时征调兵员数量众多时,这种打击的效果就更加明显了——一个很显而易见的例证就是,在莫扎伊斯克郊区,当天就有超过2万人从远东强征而来的工事修筑劳工不顾宪兵和内务部队的扫she疯狂逃散,哪怕被枪毙数千人之多都无法止住。

…………

“总枢机,内务部队正在尽量维持城内的秩序,德国人的轰炸虽然猛烈,但是形势还在我们的控制中,今天虽然有一小撮害群之马的各级官员因为对德国人逼近的恐惧而选择了放弃职守逃跑——总共大约有700多户档内高管临战逃亡,并非法占用了2000多辆各种汽车运输他们的私人财产——对于这些禽兽,我没有请示您的指示就直接让内务部队当场击毙了,还望您宽恕。”

在斯大林的面前,贝利亚毕恭毕敬地汇报着这一天发生的惨剧,领袖的双目虽然失明了,可是听觉却因此而更加聪灵,德国人持续的轰炸不可能躲过斯大林的观察,从炸弹声音的密集程度上,斯大林肯定是已经知道今天轰炸的惨烈程度了。

“这件事情你做的很好,我马上也会授予你在特殊时期直接执行的权力——但是今天叫你来不是问这个的,不要避重就轻!”

嘭地一声,一张德国轰炸机投出来的皱巴巴传单被拍在贝利亚眼前的橡木书桌上,厚实的木板被震地嘎吱作响,显然斯大林这一拍是动了真怒的。贝利亚的汗水涔涔而下,偷眼瞟了一下斯大林背后还在服侍的娜塔莎,见娜塔莎微微点了点头,也就知道斯大林已经了解了德国人的传单上写的内容了。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究竟是哪个多事的把德国人在轰炸的尾声时期投放了攻心传单的呢?这不是没事找事吗!原本还想着斯大林双目不能视物,这种触怒他的东西能够不让他知道就……

“怎么还不回答!难道你还在想究竟是谁告诉了我么!”

“不敢,我这就从头说来——这些传单是德国人在最后一波轰炸时投掷的,当时有一些还在空爆后还挂着蝴蝶弹一样的减速器,下面是传单束和作为配重的塑料瓶伏特加——显然德国人是打算利用这种糖衣炮弹的物质诱惑让我们伟大的苏联人民去捡起这些传单。”

德国人在撒播传单的时候,一般都会在下面绑缚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增加对方捡起来看的概率,这一招英国人和米国人后来对德ri宣传的时候也会用到,一般是绑一个巧克力棒。至于用伏特加的情况倒是不多,主要那个年代的塑料容器生产成本还没有到后来那么便宜,除了杜邦(历史上)和法本别人都用不起。不过现在因为法本化学对于塑料容器制品的生产成本降低努力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德国人也就不介意改用伏特加这种对俄国人杀伤力最大的糖衣炮弹了——正好还能向铁幕之后的人宣示一下邪恶的国家se会注意制度的优越xing。

“然后,德国人在传单里面大肆宣扬了他们在前沿取得的新的突破,仅今天一天,他们就在萨福诺沃正面取得了20公里的突破。之前受阻在莫萨利斯克的赫尔曼.霍特第3装甲集团军也通过突然转向东南方向获得了长足的进展,逼近了卡卢加郊区,切断了布良斯克-莫斯科铁路和公路(布良斯克已经被德军攻占,但布良斯克和卡卢加之间还是有一部分苏军部队的及其占领区的),此外,还有南面的曼施坦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