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二章 战争阴云(1 / 2)

第四十二章 战争阴云

最快更新钢铁雄心之铁十字最新章节!

“维勒安部长,海外情报局最新报告――恩,也算不上密报,三天之内,全世界有心关注的人就都会知道这条消息了――罗斯福总统终于因为外贸不振而顶不住压力,放下他的节操推动参众两院通过《白银法案》了。2月9日下午参议院刚刚表决通过的。”阿尔托莉雅急匆匆地走进维勒安的办公室,她之前得到过维勒安的叮嘱。

那一次维勒安给了她一份清单,上面列举了维勒安认为有必要第一时间通报的重要事件的进展情报,而米国人在《白银法案》上的动向,赫然就在其中。

“只是《白银法案》么?有没有什么关于美墨关系的声明?”维勒安放下笔,揉着自己发胀的脑仁问道。

“没有,和您预料的一样,这一次米国人只讨论了金融储备问题,没有针对任何一个国家。”

“不错啊,不要名分,只管埋头赚钱,这不是我的惯用手法么。不过以犹大人的经商头脑,应该也是用得很纯熟的。不得不说,罗斯福挑了一个好时机啊,唉,该来的还是来了。”

“部长,您的意思是……”

“首先,因为年、4年的时候美墨交恶的问题,罗斯福肯定是不会允许那样一份显然是带有向墨西哥人妥协的法案的――虽然米国普通人民不一定得出来《白银法案》和向墨西哥妥协之间有什么关系,但是在野的民主档会很乐意炒作和提醒米国人民这一点的。

米国式的敏猪选举政治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哪怕一件事情干了之后是获实利而失虚名的,或者相反,在野的档派都会不遗余力地抓住被舍弃的那一部分利益而攻击执政者,把对方搞黄搞臭而不闻是否真的对人民有利。

第二点,罗斯福从5年开始彻底展开新政的推广,他的第一个任期内只有5、6两年时间是全力恢复经济建设的。以米国多年凋敝后积压起来的刚需完全可以确保这两年的增长需求,他也就没必要铤而走险非通过《白银法案》不可,说白了,这只是一个增长0%和增长~4%之间的锦上添花而已。

而现在,罗斯福已经成功获得了连任,而且他连任后的第一个财年显然已经出现了增长放缓――显然,对于缺乏足够外贸的米国来说,之前的内乱所带来的刚需,经过两年半时间的快速建设已经完全释放了。所以他不得不急着出台《白银法案》,另一方面,除非元首在罗斯福的第二个任期内发动战争,使罗斯福因为美国卷入战争而续任的话,他已经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第三个总统任期了――虽然米国的《宪法》没有规定米国总统的任期限制,但是这毕竟是近两百年的惯例了。

这也就会导致在野档派攻击罗斯福的兴趣相对降低,只要这个法案伪装的不是那么丢人,米国人民是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的,敏猪档也不会提醒米国人民这个法案的存在。这样,罗斯福低调赚钱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作者注:二战的时候米国宪法还没有就总统连任次数做出明文规定,是战后才加进去的。)”

维勒安洋洋洒洒千余言,把不懂经济的阿尔托莉雅绕的云里雾里。

“可是……既然部长您早就预料到了米国人迟早会这么干,为什么没有安排蒋校长的人提前提防呢?”

“怎么提防?首先且不说在事情发生之前我们从哪里来足够的说服力去说服远东国的人进行法币改制、建立强制白银储备。

哪怕蒋校长和张部长真的听了我们的建议,把数亿盎司的银元建立成国家强制储备、并发行替代纸币也需要一个数年的周期。而米国人如果发现蒋校长的举措后狗急跳墙立刻通过《白银法案》最多只要数周,到时候还是来不及。那么做只会反倒提醒了米国人提前丢掉节操狗急跳墙而已,说不定我们连年都撑不到。”

“那么,这件事情……就这么算了?我们还需要做什么补救措施么。”

“当然不能就这么算了,赶紧查一下我们还有多少的墨西哥白银储备。”

“好的部长我这就去。”阿尔托莉雅立刻去寻找了一下相关的账目资料,回报道,“部长,我们自己的可用白银储备还有只有000万盎司了,之前我们的从墨西哥渠道弄到的白银基本上都被用于远东投资项目和帮助蒋校长统一财权的贷款了,还有4000万盎司是今年我们应该支付给日本人的。这两部分加起来目前的面价还不到亿美元,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您一直要求墨西哥方面按照提前半年期的期货方式出售白银,所以今年上半年的墨西哥白银产量还是握在我们手上的。如果米国人继续哄抬银价的话,下半年墨西哥人一定会中断和我们的白银贸易改卖给米国人的。

米国人现在由于准备金的提高,储备白银所需的美元非常充分,完全可以和我们打消耗战。”

“谁说要和米国人打消耗战了,既然米国人想要,那就给他们好了,但是我们也不能放过这个趁机狙击一下他们的机会,我希望最后除非他们把每盎司收购价提高到0美分才能得手,如果可以达到美元就更好了。

另外,我会亲自去一趟远东国,见一下张部长和蒋校长。他们应该赶快出台法币改革了,不能等米国人的《白银法案》撵到他们屁股的时候才动手,那样就什么都来不及了。”

不得不说,民锅时期的远东国人的金融危机意识真的是非常淡薄,历史上米国人4年5月就出台了《白银法案》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收购白银,而国府的法币改革则拖沓迁延到95年下半年才正式执行,一群有见识的人都忙着发国难财做二道贩子,唯恐跑的比同行慢,等到远东国的贵金属被吸干地差不多,法币才姗姗来迟,从这一点倒是可以出,投靠英美金融资本的四大家族在建设国府、振兴实业方面实在是乏善可陈,孔宋之流一辈子基本上干的都是买办的事情。

柏林机场,一架ju-d轰炸机遥指东方绝尘而去,情况紧急,而帝国目前可以使用的运输机和民航客机都没有ju-轰炸机更快,所以也就只能委屈我们的维勒安部长了。

“但愿换上一个干实事的张镜江可以让情况好一点吧,”维勒安在心中如是想到,“也许整合了各方势力的蒋校长在推广贵金属强制储备问题上能够硬气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