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风月狩第44节(2 / 2)


  总之凌溯觉得这件事还是不要过问为好,“那些偏门的儿女私情最难办,交给五郎自己解决吧。”

  居上靠着椅背感慨:“这世道对男子太宽宥了,要不是辛家有三十不纳妾的家训,他就算把那女郎迎进门,五嫂也没有办法。”

  凌溯看她萎靡,觉得现在是个好时机,便乘机问:“你讨厌郎子纳妾吗?将来我要是纳妾,你也会这样义愤填膺吗?”

  居上明白了,他是在提前给她暗示,“郎君指的,是正经官宦人家选出来的女郎?”

  凌溯点了点头,毕竟胡姬和昆仑奴,一般是入不了后宫的。

  这样一来,就不得不面对现实了。如果老老实实说不喜欢他三宫六院,会不会惨遭退还?在行辕这么长时间,慢慢觉得这里还不错,典膳局手艺很好,每月还有高于家里好几倍的月俸,放弃了有些可惜。

  就譬如雇主询问你愿不愿意任劳任怨,你一定要说愿意一样。居上权衡了一番,由衷地表示:“如果是世家出身的女郎,我当然没有二话。郎君身份尊贵,纳妾之事无法避免,我对郎君没有别的要求,只求郎君不宠妾灭妻,我就很高兴了。”

  谁知凌溯倏地冷了眉眼,“就这样?”

  居上诚恳地说:“就是这样。只要郎君保证没人能撼动我的地位,郎君愿意如何扩充后宫,都是郎君自己的事,我没有意见。不过有一件事要先说清楚,我不给别人带孩子,尤其是我自己还没有孩子之前。”说着笑了笑,“郎君明白我的意思吧?”

  对面的凌溯早就铁青了脸,他实在没有想到,她除了大胆之外,还有大度的美德。

  天底下真有妻子,愿意丈夫随便纳妾吗?还是不计数量,随意往家里带的那种。如果真有,那这位妻子不是活菩萨,就是对丈夫完全没有感情。

  他们是奉旨成婚,先前听她说的那些话,他以为她已经产生独占他的念头了,结果经不起盘问,一问就原形毕露了。

  只在乎自己的地位,只要他不宠妾灭妻……他失望至极,站起身无声地望了望她,转身从上房走了出去。

  居上茫然看向药藤,小声道:“我说错什么了?”

  药藤呢,对于太子一直抱着敬畏之心,也从来不觉得开国的太子,像寻常男子一样七情六欲泛滥。

  经过冥思苦想后,药藤得出一个结论:“小娘子不带孩子,可能让殿下不高兴了。殿下要的是贤妻良母,你看雍王,不就是皇后殿下带大的吗。”

  居上一想,确实有道理,是自己失算了。

  那厢凌溯回到东院,对着满案的文书看不进半个字。

  长史见他这样,在一旁小心翼翼道:“郎君可是遇上了棘手之处?说出来,臣为殿下参详参详。”

  凌溯搁下笔,神情显得有些落寞,半晌方问:“辛娘子进行辕多久了?”

  长史算了算日子回禀:“明日正满八十日。”一面觑他,“郎君为何有此一问?”

  结果等来了殿下长久的沉默。

  长史有些忧心了,说到底他是专管行辕事务的,要是有任何不妥,都得及时向宫中报备。现如今看太子的模样,有苦说不出似的,作为长史官,头一件事就是为殿下排忧解难,便道:“郎君若有疑虑就请告知臣,容臣替郎君想办法。”说着兀自揣度起来,“难道是娘子得罪了郎君,郎君受了冒犯吗?”

  又等良久,终于等来太子的回答,“她对我从未上心,我在想,一纸诏书把她困在行辕,对她来说是不是很残忍。”

  长史忙说不会的,“郎君一定是误会娘子了,臣看娘子每日高高兴兴的,从来没见她愁眉不展过。且娘子很喜欢行辕,这是娘子亲口说的。”

  凌溯摇摇头,把刚才她的那番话告诉了长史,扶着额说:“将来后宫纳多少人,她都不在乎,她这是破罐子破摔了,看来并不是真心与我过日子。”

  长史惊喜地意识到,这种细微的小纠结,是情窦初开的表现啊。战场上以一当百的太子殿下,看待生死都是寻常事,如今居然为了女郎的几句话,连政务都办不了了,可见这行辕建得好建得妙,完全达到了陛下与皇后殿下的预期。

  所以现在重任就给到长史了,他必须逐字逐句找到突破口,并且很快一语道破了天机,“娘子说不给别人带孩子,其中包含着无尽的无奈和悲伤,难道郎君没听出来吗?”

  凌溯怔忡了下,“什么意思?”

  “您看。”长史舔了舔唇开始抽丝剥茧,“普天之下,鲜少有人像皇后殿下一样大仁大义,愿意抚养雍王长大成人。当然臣并不是说娘子格局不开阔,因为娘子还有一句话作为前提,不能接受在自己有孩子之前,先去当了什么嫡母,这分明就是对殿下抱有私心的表现啊!说句僭越的话,就算是当年的皇后殿下,会愿意接受庶长子,并接到身边抚养吗?女郎们通常是自己有了孩子,才能推己及人,爱护底下庶子……郎君须得先与娘子有自己的嫡子,您还不明白娘子的意思吗?”越说越煽情,叹息道,“娘子不容易啊,她是世家贵女,受的是大贤大德的教养,明知将来郎君前途不可限量,断不会说出让郎君后宫只有她一人的话。娘子是忍着锥心之痛,才表示一切按照郎君心意办的,话虽出了口,心却在滴血,郎君还不知体谅她,臣实在很为娘子不值。”

  什么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就是了!凌溯眼前的愁云豁然消散,才发现她寥寥的几句话里,藏着如此刻骨的深意。

  他懊悔不迭,“是我糊涂了,当时没听出来。”

  长史含蓄地微笑,“现在想明白也为时不晚。郎君须知道,女郎的话都得再三品味,说话时的表情也不可全信,她们会强颜欢笑,郎君懂吧?”

  难怪!凌溯想起她那个笑容,当时觉得刺眼,现在越琢磨,越感受到一种灭顶的绝望,原来她一点都不快乐。

  至于长史呢,看到太子殿下打结的眉心解开了,暗暗松了口气。

  抬眼看看高深的房顶,心里暗叹一句行辕没我真不行,如何把各怀心事的男女凑成郎有情妾有意,全靠他巧舌如簧。

  终归这行辕是大婚前的驿站,只要双方有任何一方打了退堂鼓,这门亲事就不成了,那这满园子的人,也就白忙活了一场。尤其太子殿下已经显见地喜欢上了辛娘子,为了殿下,为了这大历江山,无论如何要促成这桩婚事。

  从长史这里汲取了信心的凌溯,重新又振作了起来,看灯花变美了,看长史那张胖脸,也前所未有地顺眼起来。

  好生反省了一遍,因为身份的缘故,他好像从来不曾体谅过她的苦衷,今日被长史一点拨,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的不足。

  这下文书更看不下去了,他吩咐长史及左右:“你们都退下吧。”然后自己登上二楼,站在窗前观察对面的动静。

  如今天凉了,窗也不大开了,到了太阳落山后便窗扉紧闭,只能看见屋里烛火透过窗纸,发出淡淡的光。

  他犹豫了片刻,大声咳嗽两下,慢慢有人影移了过来,但却没有开窗。

  无奈之下,他只好扬声唤她,徘徊的人影很快便露面了,对面的居上扭捏道:“郎君,你受凉了吗,怎么咳嗽起来?”

  凌溯感受到了别样的关怀,有别于长史和女史们的面面俱到,是属于女孩子的,温存的体贴,像在心上抓挠了一把似的。

  他颊上泛起一点红晕,还好她看不见。嘴上语调仍旧无情无绪,说没有,“清清嗓子而已,不曾受凉。”

  那厢的居上,其实很后悔说了那番话。尤其经过药藤分析过后,更加觉得自己不懂事了。

  其实当初她与存意谈婚论嫁,就听代掌后宫的贵妃说过宫中的“妇道”,无非是不妒不怨,以丈夫为天。当时因为自己对存意没有任何男女之情,觉得一切都可以接受,但到了凌溯这里,她不知怎么又说出不肯带孩子之类的怪话,如此小家子气,难怪人家不高兴。

  在其位谋其政,她决定好好挽回一下,扒着窗台对他说:“我先前的话都是一时意气,请郎君不要生气。”

  凌溯心念一动,不由自主握紧了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