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十一章花街布庄





  “不成不成,绝对不成!”大清早的,刘心源穿着件锦缎长袍,腆着个大肚子,坐在后花街茶楼二楼的包间里,一听到阿瑜的提议,整个人都跳了起来。

  自从跟着陈兮瑜一块做生意,他和渝县富豪方坤就享受到了坐享其成的好处。只需要投入一部分银子,不需要太多的人力,更不需要物力,每个月便可稳稳当当的收到自己做生意几倍的钱,真是再好也不过了。

  正是因为这份信任,让刘心源和方坤才会跟阿瑜越走越近,反而日渐疏远原来一直有来往的渝县王家。

  可是,今天陈兮瑜把刘心源和方坤一起叫到这里来,却被她的主意吓了一跳。

  方坤坐在椅子上,抿下一口茶水,看了看阿瑜,意味深长的说:“阿瑜姑娘,我知道你跟王家确实有一些恩怨。但是,恩怨归恩怨,一码归一码,千万不要因为一时之气,而破坏了这么长时间苦心经营的生意,那可是损人又不利己呀。”

  “刘老板,方老板,我没想过损害谁的利益,只是觉得这渝县的成衣生意很有市场,仅靠着渝县王家,根本满足不了这么多人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够把成衣的生意做大来,保证不比这开茶楼赚的钱少。”陈兮瑜一双明亮的眼睛如同黑矅石,漆黑如墨的眸子星星点点,里面闪烁着智慧的精光,正一瞬未瞬的看着二人,慢慢说道。

  方坤放下茶壶,懒洋洋的站起身来,走到阿瑜身边,慢条斯理的说:“这渝县的成衣生意一直是王家在做,且不说他们的成衣店是渝县最大的,就算你真的跟他们家抢生意,能做得过他们家?况且成衣店的帐簿我看了,开张至今,也只是勉强维持着,根本算不上赚钱。”

  “正是因为不赚钱,才更要想办法,王家的成衣店在渝县的时间是挺久的,但时间长不但生意最好,只要我们多花一点心思,未必会输给他们家。”阿瑜野心勃勃的说道。

  刘心源也提溜溜转着眼珠子,无不担心的说:“阿瑜呀,不是哥几个不相信你,实在是隔行如隔山。这王俅从他老子一辈开始,就一直霸占着渝县布料绸缎和成衣的生意,这么多年以来,虽然也有别家想在这里立足,但做来做去都做不过王家,想来想去,就打了退堂鼔。哥哥知道你做生意有一套,但是想要把王家的生意全部抢走,恐怕是没有那么容易。”

  方坤和刘心源都在渝县呆了十几年,都是生意场上的老人精,怎么会不清楚王家的情况?

  王俅的老子有头脑,才会把渝县的成衣生意做大做强。王俅虽然不如他的老子,可他也不是混吃等死的白痴。

  想当初,渝县也有几家成衣店和布料店,当初也跟王家一较高下来着,可是王俅做生意不行,耍流氓可是比其他人强。

  别人不是跟他竞争来着嘛,他就招呼几个县里的小流氓,三天两头的跑到别人店里闹事,把店里的客户都吓跑了。起初那些店主还到县衙里面报官,可县令也被王俅收买了,不管事。

  久而久之,这些布料绸缎庄和成衣店的老板就心灰意冷,撇下生意跑到别处去谋生。

  可以试想一下,如果阿瑜不是联合刘心源和方坤,只怕自己在后花街的布料店和成衣店也会是同样的命运,隔三差五的被小流氓骚扰。

  但是,做布料和成衣店生意可以,但是要在渝县做大做强,这就意味着真的跟王家对着干。刘心源和方坤这两个老人精,早就见惯了大风大浪,自然不乐意这样干。

  而阿瑜的想法跟他们不一样,她对王家,对王俅,心中始终藏着一根刺。直到糖姑娘的死,才让她心中的这根刺陡然变成一把利刃,一定要对王家狠狠的砍上一刀,让对方也觉得疼,才能避免以后更大的伤害。

  别人说,最好的防御方式就是进攻,现在正是对王家进行反击的时候。

  阿瑜的眸光流转,看着眼前的两大富豪,并没有因为他们的拒绝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反而很有自信的说:“我知道两位大哥之所以不想让我把成衣店的生意做大,是不想得罪渝县的王家。但是,小女子也私自打听过,这王俅一直仗着自己家的财势,并没有把两位放在眼里。”

  “方大哥,我听说你春香楼里的名角,因为一次到王家唱曲,就被强留下来当小妾,而且还一文钱也没有给你,此事是不是当真?”

  方坤没有想到阿瑜连这种事情都知道,忽然老脸一红,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刘大哥,我还听说王俅的儿子经常带着朋友去你富贵酒楼吃饭,吃完了还不给钱。你问他要钱,他去拿一些快过期的药材给你充作饭钱,是否真有此事?”

  阿瑜的话,又让一直能言善辩的刘心源哑口无言。

  阿瑜饶有兴致的看着他们此刻的表情,又接着说:“不仅如此,这王俅还很不守生意场上的规矩。他在黑市上放利钱,比方老板的利息低半成,抢了不少方老板的生意;去年过年的时候,他还垄断了渝县的猪肉羊肉生意,搞得刘老板的进货成本比以前抬高了一成。”

  “王俅他做着布料和成衣的生意,却跨界抢走别人的生意,而且做起买卖还这样无耻霸道,像这样卑鄙的小人,两位还要让着他吗?”

  阿瑜的一番话让方坤和刘心源心里都不服气,其实王俅在渝县的生意圈里人品一直很差,只是仗着自己跟县令关系不错,而且有一点后台,才敢在渝县这样胡作非为。

  其他的生意人都对他敬而远之,没想到却让他胆子越来越大,做出来的事越来越没有人样。

  “唉,阿瑜姑娘,你说的对。但是这王家在渝县多年,颇有一点权势,我们虽对他不满,却不好轻易得罪他。就算你真的要把成衣店的生意做大做强,那能保证一定能够把王家比下去?”刘心源摇着扇子,漫不经心的问。

  阿瑜的眼睛一眨,反问道:“不去做,怎么知道行不行?当初我并没有开过茶楼,连开叫花街也只是想想而已,现在不一样做得红红火火?凡事做了才有希望,什么都不去做,连成功的希望也没有。”

  “两位不敢放手干,是没有看到渝县成衣界的巨大市场。我问问二位,有哪家哪户过年不给家人做几身衣裳的?即便自己不做,也会给自己的孩子做,这是为人父母的平常心。若是做一身衣裳,跟买布料一样多的钱,那你会选择自己扯布料亲手做,还是买别人现成的?”阿瑜启发着两位富豪,笑着说道。

  刘心源眼睛一亮,马上问道:“若是扯布料自己做,跟买现成的价格一样,自然全都买现成的。只是这样一来,我们能赚到钱吗?”

  阿瑜看着两人,自信的说:“一件成衣赚不赚钱,很大程度取决于布料的价格。有钱人穿绸缎,没钱人穿棉衣,料子不同,价格自然天差地别。渝县的布料价格较高,而我从外县进来的布料却便宜得多,成本只是本县布料的三分之一。逢年过节,大家都会做衣裳,若是能赶在这时,做出一大批便宜又好看的衣裳,哪怕是一人赚一百文钱,我们的利润空间也是很大的。”

  方坤也被他说得心头一动,“可是,做成衣店需要大批的绣娘,我们店里一共才三四个人,到哪里请这么多手艺好的绣娘?”

  “这一阵子我开善堂,发现有不少来自外县的妇孺,虽然年纪不轻,但绣工还不错。若是叫我们成衣店里的绣娘调教一下,不需要太久便能上手。到时候我按件数给她们算钱,既可以让她们学门手艺,也可以让她们解决温饱,一举两得。”

  “诶,这主意好。”刘心源赞同的说,当初开善堂的时候,刘心源就不同意,这抠门的商人哪里舍得自己掏腰包接济这么多穷人,现在听说阿瑜要把她们培养成绣娘,自然乐意。

  阿瑜磨破嘴皮子游说一番,终于说动刘心源和方坤两位富豪支持自己。她的眼睛里面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决心放开手来,大干一场。

  “那好,既然你们同意了,我就把后花街的成衣店和布料店改名为花街布庄。从明天开始,就要正式进军渝县的成衣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