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41节(1 / 2)





  试想要是换了是你,半生辛苦半生操劳,本来可以大权在握,却在你精力最好,精神最好的情况下,闲了下来,在场的人都在以己度人,自己能不能做到?

  “十年之期是不是太短了?”刘邦想来想去,还是问上一句,他是觉得刘元自律,十年的时间想修建出可以抵御匈奴的城池,练出一支可以击退匈奴于长城之外的军队,是不是有点太难了?

  “够了。”刘元却自信地告诉刘邦,“如果历十年尚不能做成的事,怕是穷尽我的一生都做不到。

  十年磨砺出一支强兵来,可以杀了匈奴,让他们再也不敢进犯大汉。

  刘元的目光灼灼,全然是自信。

  “此事,此事……”刘邦虽然相信刘元绝对不是空口说白话,但却还是不安的啊!

  因而拿不定主意,倒是萧何出列道:“公主殿上所提皆为大汉长远而思虑,攘外安内,殿下所掌的封地,军队,权太大,若是不能约束,长此以往,对大汉不利。”

  换而言之萧何十分的同意刘元十年之约。

  做下了约定,让人看得到希望,也看得见未来,那么将来的日子,刘元就不会再人死死地盯着,她就可以放手去做;而刘邦和朝廷想到刘元不管把北境治理得再好,早晚都是要收回朝廷管辖的,也就不在意刘元都做了什么。

  一举既解了刘元的后顾之忧,不会再让刘邦担心她功高盖主,还能让本来针对她的人都开始静心地等着十年之约的到来。

  萧何哪怕很少佩服一个人,此时却也对自家的弟子由衷的佩服。

  “臣也附议。”萧何能想明白的事,聪明人那么多的大汉朝,一个个都想到了刘元此举是免大汉的后顾之忧,纷纷附议。

  本来是请刘邦拿主意的,最后倒是一个个都表示觉得刘元的提议太好,不同意都不行。

  “臣附议。”张良同样同意,与刘元垂拱时对视一笑,他们的初心都是为了天下,也是为了百姓,如果可以,他们是不会愿意让自己引起大汉的动乱的。

  故而对于善于急流勇退,而且懂得克制的人,他们从心里钦佩。那一个人恰恰又是与他们相守白头的人,想着便让人更是不由自主的欢喜!

  “好!”刘邦想来想去也觉得刘元这个十年之约不错,这不仅是让刘邦放心,也是对刘元的约束。

  “梁王所请,朕也准了。只是收回封地与兵权,梁王以后居于长安,梁王还是梁王。”有刘元在前,就算本来是很注意彭越的人,也觉得小小梁国就那样而已,没什么关系。

  刘邦立刻顺势将彭越的兵权和封地收了回来,“至于梁王此后于长安的用度,你们尽快拿出章程来。”

  作为诸侯王,自有封地,哪里还会看得上朝廷的俸禄,可是现在彭越将封地交了回来,没了封地总要想想办法家糊口,定下俸禄也是为了彭越着想。

  “多谢陛下。”听到刘邦还能记起如何让他养家糊口的,彭越再一次拜谢。

  刘邦走了下去亲自将彭越扶了起来,轻声与彭越道:“是朕要谢你。谢你心中存百姓,存大汉。”

  哪怕彭越的说辞都是为了自己,刘邦却只能给他戴高帽子,彭越是为了百姓,为了大汉才会将手里的兵权和封地交出来,刘邦还必须得好好待彭越!

  至于旁的诸侯,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彭越会连王都不想当,竟然连封地都要还给刘邦,疯了,真的是疯了。

  再看刘元也觉得刘元傻的,十年,只握着十年的封地,就等于是帮刘邦白干活而且讨不得半点好处。

  况且那些跟着刘元混的人,对于一个只可能掌权十年的人,他们还会愿意跟着刘元?刘元是觉得自己好不容易收拢到的人,自此都得跟她离心很好?

  挠头捉狂,他们都想冲上去捉住刘元和彭越的肩膀问他们,你们是不是傻,是不是傻?

  你们怎么就搞出这样的事情,让我们怎么办,我们一点都不想像你们一样的犯傻,可是你们有想过我们的处境吗?

  彭越和刘元的自请既让人意外,同样也是震惊整个大汉的。

  宴席散去,一直与刘元保持距离的人,如萧何就走到了刘元的面前,“能教出你这样的弟子是萧何几世修来的福份。”

  “明明是你来抢我的弟子。”曹参在一旁幽怨地感叹一声,当年是他先看中的刘元,想想那些年来萧何看着刘元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曹参没少问过萧何几个意思,也不知为了刘元在萧何的面前说了多少好话,然而收效甚微。

  萧何那些年防着刘元不是一般的防,夸刘元的事,绝对不可能是萧何做的。

  难为听到萧何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前承认且夸赞刘元一句,曹参没能忍住地捅心提起。

  “那又如何。”萧何一点没有不好意思,曹参撇撇嘴,“行啊,你脸皮厚,我不如你。”

  引得一旁的刘元笑起来,“两位先生的教导,元永不敢忘。”

  笑归了笑,刘元却是朝着他们郑重作揖而说,如果没有萧何和曹参,绝对没有刘元。

  “都是你自己争气。”曹参说的也是真心话,他们虽说教了刘元读书识字,萧何却是一天到晚生怕刘元走了歪路,对刘元非一般的严厉,曹参一直都是放养。

  因他从来不觉得刘元的品性有什么问题,他只需要教她读书识字,让她自己管束自己。

  比起萧何处处担心,曹参倒更显得心大,一直都不曾多管刘元想做的事。

  所以曹参对于刘元所说的谢他们管教,他是受之有愧。

  “要不是有两位先生教我读书识字,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有今天的。”曹参似是受之有愧,但是在刘元的心里,曹参对刘元的助力甚大,没有曹参的支持,她连第一步都走不出来,自然绝对不会有今天。

  “以后,保持你这份初心,永远都不要变。”萧何认真地与刘元叮嘱,这不是萧何第一次和刘元提起,却是再一次的郑重,刘元同样严肃地站住,应下一声是。

  “留侯,往后公主殿下也得靠你规劝。”萧何先前觉得刘元和张良的结合会让大汉失了张良如此英才,反过来又想以张良的禀性,想来就算没有刘元也绝对不会久留于朝,倒是可以看着点刘元。

  张良道:“丞相多虑了。殿下并不需要我的规劝。”

  想当年他在刘元的年龄时是什么样子?张良自问若是他那时候拥有刘元如此大的权力,只怕是舍不得放手的,然而刘元总是想尽办的为自己上套,不断地框住自己,或许也是为了管束自己因为权力越大可能会生起的野心。

  可是刘元愿意管束自己,不想让自己改变,难道不难得?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刘元都做到了!

  从前的张良一直者都想成为那一样一个知斯三者之人,但他一直觉得自己不够,遇到一个能做到的人,张良也是由衷的佩服刘元,他何其有幸,能得她倾心,能娶她为妻。

  想到那一日若不是琼容来了,与他问明他的心,他只怕要错过刘元。

  “我府里的纸用得差不多了。”曹参听着他们在那里互夸的,也不说其他,反而把自己的另一个来意与刘元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