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95节(2 / 2)


  “公主殿下何必咄咄逼人。”英布已经在刘元的手里吃了不少的苦头,他其实一点都不想再吃,可是看起来刘元并不肯放过他啊。

  “淮南王,你已经是王了,有封地,有俸禄,荣华富贵,功成名就,你要这些兵权有什么用?”轻声地询问,英布能说他怕刘邦卸磨杀驴吗?如今他们还什么都没做,项羽刚刚叫他们灭了,刘邦才成了大汉的皇帝,他就急着要收他们的兵权,这难道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英布心里的念头闪过无数,哪一个都与自己的相关,也与刘家的人相关,他是真怕刘邦不松口也不松手,想尽办法要置他于死地啊。

  眼下他身在长安,手里的兵都没有几个,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会急急的想离开长安,只要回到他们的封地,有了兵他们便有了依靠,也就不用怕了。

  可是这些话他一句都不敢说出来,刘元却是冲着他微微地笑着,就好像在等着他的回答。

  “殿下应该比谁都明白,兵权交了上去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英布不接话,韩信倒是开口了,而一旁的彭越也道:“对啊,兵本来就是我们的兵,殿下让我们交上去,你确定这些兵能听你的?”

  这两位都是重量级的人,他们说出来的话比英布要重得多了。

  刘元回过头朝着这两位道:“我与楚王、魏王也算是相识多年了,我刘元如何,两位多少也算是知道一些,两位难道觉得朝廷收了你们的兵就会对你们赶尽杀绝?”

  得,话都直接说出来了,一众人都恨不得没长耳朵,他们什么都没有听见。

  韩信却是坦荡地迎向刘元道:“韩信说了,殿下是个聪明人,殿下比谁都清楚为什么我们不肯上交兵权,而这个原因,殿下也解不开。”

  一语道破刘元就算想让他们给,每一个人,他们都不可能将手里的兵权尽数上交。

  “我知诸王的担心,那诸王知道朝廷对你们的担心吗?”刘元那样反问一句,叫诸王都不禁沉思了,目光瞧上刘元,半响才吐了一句道:“殿下,凡事不可咄咄逼人。”

  话是彭越说的,彭越早就想表态兵权不能上交的,虽然刘元对他有救命之恩,但是刘元也可能会成为想取他性命的人。

  这层关系的转变彭越不可能装作不知道,刘元心里也清楚着。

  “并非我咄咄逼人,而是因为诸王手握兵权,朝廷都会如芒在背,如梗在喉,握着兵权的你们会担心朝廷不相信你们,朝廷面对握着兵权的你们也同样会担心你们随时随地背叛朝廷,成为第二个汉王。”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刘元也不介意说得再清楚一点。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句话想必诸位都记在了心里,以后也不会忘记。”刘元不仅是道破了这些人的想法,也道破了如今天下人都存着一颗不安定的心,不愿意认命的想法。

  刘邦成功了,他的成功再次让天下人看到,果然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刘邦卑贱出身的人都可以成为皇帝那他们或许也可以。

  揣着如此的念头,每一个人都会不安份,每一个人都会想要成为握有至高无上权利的人,退而求其次当个王也好啊,成为一个王,他们同样也可以成为这个天下间拥有荣华富贵,世代承袭的人。

  刘元说得对了!故而无论是韩信还是彭越都不再说话,而上面的刘邦在听到刘元把话说得那么明白的时候其实也是着急的,他不确定这些人会不会听刘元的,若是不听,不听更好,不听,即将他们全都一网打尽!

  眼中闪过冷意,刘邦更是恨不得将这些人全都给杀了,杀得一干二净,从此再也没有人能撼动大汉的江山。

  “殿下,陛下所思未必如你一般。”韩信走近了刘元,在刘元的耳边吐了这一句,这句话只有刘元能听到。

  这是对刘邦和刘元性格的认知,他能够相信刘元,但是他信不过刘邦,信不过。

  “楚王,话是刘元说出来的,诸王若是依刘元所言上缴了兵权,刘元必拼尽全力护诸王的性命,还有你们家人的性命。”这是刘元对韩信的承诺啊,韩信摇了摇头,“非不信于殿下,我依然只是不信陛下。”

  当皇帝的是刘邦,刘元是公主没错,也曾立下大功更没错,君臣父子,刘元都居于下风,拿什么来跟刘邦斗。

  韩信是何等人,这样的局面他如何会看不破,既然都已经看破了,又怎么可能当作一切都不知道。

  刘元轻轻一叹,她已经知道韩信的意思,但是,其实韩信说得一点都没错,刘邦连她都怀疑上,又怎么可能会对这些人全然的放心,刘元想护他们,却不一定真的能护得他们周全。

  想到这里,刘元深深地吐了一口气,韩信在这个时候已经出面冲着刘邦道:“陛下,臣的下兵马大元帅的兵权早就尽交于陛下,再有其他的兵,臣只能交一半,想必诸王手里也得握着一些兵才能安心,否则,陛下尽可直取我们的性命。”

  人家韩信也不是不懂权谋之术,刘邦那份杀意他瞧得分明,也知道再这样僵持下去,他们都离不开长安,半点兵权都不交只会让刘邦握住机会杀了他们。

  兵权,上交一半,留下一半,这一半也足够他们保命。

  “对,陛下,若是一半的兵权我们愿意给,还请陛下许了。”诸王一听韩信的话立刻附议,他们哪里还会不明白,这一次无论如何都得脱层皮他们才能回离开长安,刘元的话就是刘邦的态度,甚至刘邦会比刘元要的更狠。

  刘邦在上面一句话都没说,而事情却如刘元所意料的那样进行,全部的兵力是不可能,一半的兵力他们却答应了。

  不能取他们的性命,不能收回他们所有的兵权,哪怕留下一半都是好的啊。

  “好。”刘邦张口答应了。

  “多谢陛下。”诸王与刘邦道谢,从始而终也没有其他人插口的余地,朝臣们听到事情就那么定下了,一切都由刘元来主导,最后的决定虽然是刘邦拍板定下的,但这件事一定是他们父女早就说好的。

  或许从一开始刘邦要的就是诸王一半的兵权,但却还是说出了要诸王全部兵权的话,只为了给诸王一个机会,一个杀价的机会!

  想明白了这一点,看向刘元的眼神就更不一样了,刘元,她是算尽了人心,也尽知于诸王的底线在哪里。

  没错,现在在诸王的心中只有恐惧,他们都只想赶紧的离开长安,离了长安他们的命就算是保住了,他们不想死,完全不想死,为此,只要不是将他们全部的兵权都收了,他们都愿意容忍着。

  “不必谢朕。大汉初建,百废待兴,朕也想与诸位一道齐心协力开创一个太平盛世,让天下人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没有仗打了,要这些兵也没什么用,交到朝廷上,朕安心了,你们也安心了。”刘邦适才不宜开口,眼下是必须要开口的,说出来的话吧,听在众人的耳中,众人只是露出一抹笑容,却不知是信还是不信,刘邦也并不在意他们信与不信。

  “陛下所言甚是。”无论信与不信,兵权都已经许出了一半,他们只为平安地离开长安,因此,刘邦再说什么有什么干系。

  “敢问陛下许我们何日离开长安?”

  说来说去归期才是答应上交了兵权的诸王最想听到的一句话,刘邦是要什么时候才会让他们离开?

  刘邦冲着他们道:“兵权交了,诸位想要什么时候回封地那就什么时候回。”

  “陛下,诸王的兵权都上交了一半,那么公主殿下手中的兵权呢?”有人适时在这个时候问上一句,刘邦的目光一下子扫过那个人去。

  “我随时可以将所有的兵权上交。”刘元接过话回答,曹参却已经接话道:“可殿下要往云中、北地、上郡而去,那是匈奴时常出没之地,若是没有兵,殿下如何抵御匈奴?”

  第一个反对刘元的兵权上交,刘邦朝着那个人吐了一句道:“你是不是想让诸王觉得朕偏向自己的女儿?”

  “陛下,臣无此意。”就算真是有这样的意思那也是绝对不能说出来的啊!

  “可朕确实是偏向自己的女儿又如何?”偏偏这一回刘邦也不按牌理出牌啊,瞧瞧他这话说的,直接就承认了自己对刘元的信任,韩信却是一眼看向了刘元,刘元与之四目相对,韩信的眼中满江都是嘲讽,刘元……

  “朕若是连自己的女儿都信不过,你是想让朕信谁?”刘邦在这个时候是再一次于吐问,让他们都给他好好想想清楚了,他就算偏了自己的女儿又如何,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

  想要挑动刘元和诸王的关系,就凭刘元姓刘,是刘邦的女儿,有一些事她就跟诸王没得比。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