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化宋第52节(2 / 2)


  赵士程看了一眼五哥,小声道:“这要看五哥能借多少钱了。”

  种氏嘶了一声,又狠狠捏了一把儿子的脸,骤然起身。

  “娘亲,你去何处?”赵士街有些惶恐地问。

  “给你提亲!”种氏咬牙切齿。

  她错了,她不该嫌弃那姑娘有心眼,所以一直拖着不去提亲——不给蠢儿子找个有心眼的姑娘,看他都被欺负成什么样了!

  不娶进来,臭虎头以后不知道还要怎么欺负家里人呢!

  再说了,这么大的摊子,怕不是能把她累上好些年,这儿子她不想要了,让他的老婆来收拾吧。

  赵士街一时欣喜,但又有些为难,有些不安地对弟弟道:“虎头,这么大的园子,会不会吓到姚妹啊?”

  “怎么会,”赵士程安慰道,“你先做,再说了,娘亲有钱,你借不到了,再找她便是,至于还么……放心,她对你用情至深,还上个十来年,你们总能还清的。”

  他看五哥还在迟疑,便又加了一把火:“不然,我给母亲说说,让你再拖些时日,等做出一番积业了,再去娶她?”

  赵士街猛然清醒:“不可!女儿家的年华拖不得,娘亲定多久,那就是多久,我这就继续去借,必要让这处园子早点修起来。”

  说完,起身便跑。

  于是,屋里只剩下小孩与赵老爹。

  赵仲湜叹息了一声,犹疑地看着儿子:“儿啊,我和你娘都是本份人家,你这坑蒙拐骗的本事,究竟是从哪学来的?”

  赵士程摸了摸鼻子,怒声道:“哪里骗人了,你看我骗过谁了,哥哥将来富了,你不也可以找他要钱买珊瑚么,我这不也是为了这个家么?”

  赵仲湜摸了摸胡子,想到珊瑚,再想到儿子,摇了摇头,最后道:“是,你说的是。”

  赵士程这才松了口气,想到自己被评为“坑蒙拐骗”,还是有些不悦。

  这怎么是骗,这是合作,是共赢!

  唉,我当年也不是这样的,都怪那臭表哥,上辈子的言传身教,把我给带坏了。

  不过,这些套路,也真的好用就是了。

  第69章 这波你在哪一层

  城南, 姚府。

  姚金敏早早直床,收拾穿戴后,前去给母亲请安。

  姚府不大, 在这京城只有三进的院子, 一进给二房姚平仲家住, 一进便是她家, 另外一进是老夫人的居所,而家中男丁都在边疆驻守。

  老夫人自从亲儿子、也就是姚金敏的父亲去世后,大病一场, 虽勉强保住了性命,却从此体弱多病, 在院中筑了一间小佛堂, 平时里不管家中俗务,家中大事,都是嫡母折氏在管, 但二房的姚平仲如今在西北屡立战功,二房中人便有些自得, 平时行事,总会戳到嫡夫人折氏的心窝子。

  但是在姚金敏看来,二伯母很多时候并没有刻意去招惹自家那位继母,人家相公平步青云,还不兴二伯母春风得意了?

  可惜这话她不敢说出来,不仅如此,还要和母亲在一个立场上, 偶尔附和, 一起去谴责二伯母, 因为在母亲看来, 二房不是亲生的,是姚家养子,姚家的人脉、财物,都该一起给母亲那个体弱多病的遗腹子。

  在廊下等了约莫小半个时辰,母亲折氏终于让她进去,只是,请安之后,她抬头,便看到母亲那带着一点愤怒的目光:“济阴郡王家突然给我下了贴子,我早就听说你和那赵士街不清不楚,没想到你还真攀上他们家了!”

  姚金敏温和道:“母亲莫急,我与那赵公子只是见过几面,给您递贴子的也不只这一家,这不都要您来作主么?”

  折氏怒道:“那刘延庆将军哪里不好,人家已经是官至节度使,如今也不到四十岁,你父亲去得早,你弟弟年纪还小,你若不撑起门楣,将来咱们这一支,便要被二房压得翻不了身!”

  姚金敏不急不缓,坐在母亲面前,淡定道:“我知娘亲的好意,但那刘将军他儿子都已经成婚了,这传出去,女儿的名声,实在是不好听啊,再者,那赵家宗室与种家是姻亲,与女儿年纪也适合,自然也能积蓄些人脉啊。”

  “一派胡言!”折氏用力拍着扶手,“那种师道得罪了童大统领,种家如今只剩下一个种师中还有几分成就,大宋祖宗家法,宗室不能干政,你嫁过去又有什么用?”

  姚金敏做出为难状:“娘亲,是女儿的不是,可是,您想想,刘将军是何等的英武之人,他的儿子刘光世已经成人,女儿便是嫁过去,也拿捏不了他,更不掌家,他长年在外征战,女儿独守空房都是小事,却很难给家里助力啊。”

  折氏怒气稍敛,却还是正色道:“但如今童公公势大,经略西北,刘将军算是他倚重之人,你祖父也要在童公公手下讨生活,笼络了他,才能搭上童公公的线,多立战功,否则便是你二叔那样,立下功劳,也要被味下大半。”

  姚金敏劝道:“娘亲说的是,但这赵家却是璞王一脉,平日里与宫中贵人也多有走动,您看弟弟是要走文官一脉的,若能走通后妃这一路,将来的助力,岂不是比武勋更适合阿弟?”

  折氏略出沉思之色,她儿子体弱多病,上不了战场,若是按这说法,好像倒也可行。

  “再说了,宗室虽然不能干政,却是身份极贵,将来女儿若有子嗣,也可与功勋或者文臣联姻,那时候,小弟也到了入仕的年纪,到时我也能说上话,不是正好么?”

  在姚金敏一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后,折氏终于点头,她也知这个继女是个有主见的,若强令她出嫁,总归不如她自愿来得好,这赵士街身份,已经是她手中能找到最好的婚事,若不是她的亲女儿才八岁,她更愿意把亲女儿嫁过去。

  想到这,她又悲苦起来,若不是她相公去的早,这儿女婚事,又如何能只会有那些六品人家来打听,不就是因为觉得她家立不起来么……

  姚金敏松了一口气,告辞离去,颇有几分心累,但心情却是顶好的。

  赵士街性情单纯,宗室生活最是安稳,听说他母亲种氏远在密州,儿女又多,嫁过去也不会有太多的婆媳争执,是她能找到的最好婚事,只要成亲,相夫教子,生活必然美满,不用像如今这样伏低做小。

  等到第二天时,姚金敏带着羞涩的神情,在正堂拜见了来相看的赵夫人,在赵夫人略带复杂眸光里,双方交换了更贴信物,算是把这事定下来了,接下来,便是准备嫁妆,三媒六聘,订下婚期,直到成婚了。

  这年头,一般不会有退婚,因为这对双方的名声都是一种打击。

  姚金敏于是放下心来,心情愉悦地等着婚期,唯一让她有些不安的,便是赵夫人看她时,那饱含深意的眸光……这应该是一个母亲对儿媳妇的不太放心吧,她估摸着,大不了,回头诚恳一些,好好地道歉,毕竟自己也算是算计了她家的小傻子呢。

  想到那个总是在她面着手足无措的少年,姚金敏洁白的脸颊上爬起一点红晕,摸着桌上花瓶里的一片花瓣,像是摸着少年那羞红的脸颊。

  那小傻子,真是太好骗了。

  ……

  种氏拿着更贴回到家时,赵士街开心地跳了起来,抱着母亲就是一个贴贴。

  得到母亲的嫌弃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