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2章上元节

第172章上元节

这火锅让工匠做出来,送到府里。看着锃光瓦亮的铜火锅,大家都感到新奇。

这个锅子不仅好看,下面还能生炭火,中间还有个小烟囱,怎么看怎么新鲜。

尤其是在晓晓的指挥下,锅子最下面,铺上两层煮熟的,切片五花肉,在放上切好的酸菜丝,里面注入大骨汤或者鸡汤,点燃炭火开炖。

咕嘟咕嘟的开锅了,浓郁的香味儿就散发出来。满院子的香气,勾引着黑子和馒头,都跑过来流口水。

火锅端进来,放在桌子中间的铁盘或者木板上,在揭开盖子,放入切好羊肉片,猪肉片,猪肉丸,还有河蚬,再加上冻豆腐,再炖开锅就可以吃了。

尤其这河蚬,现在可是稀有的东西。溪水都冻冰了,是韩林带着大伙砸开冰才弄出来的。

没看见一群大老爷们儿砸冰的场面,那叫一个嗨!榔头砸的,斧子砍的,一个比一个会玩,三宝都跟去看热闹了。

回来讲给李寄听,说那冰沫子,冰碴子,迸的哪儿都是,就像下冰雨一样。

还有捡那河蚬,按照干爹指着的小眼眼儿,一扒拉一个,可准了。咱们捡了一大木盆,干爹还说呢,不知道够吃不?

说完这些,偷偷的看看旁边没人,才小声的趴在李寄耳边说:“那三个舅舅可笨了,他们指的地方都没有。”说完还哈哈大笑,看见有人过来,赶快捂上小嘴儿。

听三宝说的,这把李寄给羡慕的,恨不得现在再去砸一回,他也跟着去体会一下。

这冰真的不白砸,有了河蚬的火锅,味道更是鲜美。

李寄喝了足足一小碗的汤,“表姐,我感觉这几天,我都长肉了。”“那还不好,你再长几斤也没问题。”

这一顿火锅吃完,大家心里都暖洋洋的,有些人就不淡定了。这样的奇思妙想,这样好吃的东西,这要是拿出去…嘿嘿!

谁也没想到,第一个出招儿的竟然是楚源,说什么他都要了,他要开酒楼用,陈平都没抢过他。

孟家兄弟虎视眈眈的看了半天,也没辙了。谁让晓晓被他盯了一会儿,先认怂了!

更让晓晓不解的是,那家伙竟然还拿出来一纸合约,上面的意思大概就是,给了晓晓两成股份。而且还再三言明,这股份只给晓晓或者其子女,没有韩林的份儿。

韩林,也会找场子,“我们家的一切都是我媳妇儿的,包括我。”

韩林的话一出口,茶喷了好几个,大家伙一致认为“这小子蔫儿坏!”

楚源恨恨的看了韩林半天,执意让晓晓签了合约,第二天就带着那个工匠师傅,回京城了。

警报终于解除了,韩林的笑容都多了起来。没想到几天后,家里迎来了一队车马,是定国公府和宁府的两个管家带队,据说是两个府上给晓晓补办的嫁妆,这其中竟然还有一份大庆帝给的嫁妆。

至此,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安平郡主就是定国公府二房孟战的嫡女,宁府的外孙女。

知道了这个结果,未央宫里又是摔了好几起杯碗。就连冯太师那只老狐狸,也没想到这样的结果。

他们太知道孟战在大庆帝心里的位子,如今确认安平郡主,就是孟战丢失了十二年的女儿,以后谁要是再敢找安平郡主的麻烦,大庆帝绝对不会饶了他。

拿着三份嫁妆单子,看着满院子的嫁妆,晓晓感觉头疼。就算自己是财迷,可是这东西也太多了。

做库房的西屋两大间,早就装满了,东屋次卧里也装的差不多了,东厢房里这回也塞满了,还好晓晓先把装珠宝首饰的箱子,都让人放进卧室,等没外人的时候,都准备弄进空间。

哎妈!东西多了也愁的慌,没地儿放。

终于送走了两府的管家,也依照祖父和外公的意思,把自家产的粮食,都给装满车带回去。

二老表示,吃过了晓晓这里的饭食,在吃别的米饭,就觉得味同嚼蜡。这么点儿的小要求,晓晓还是能满足的。

转眼就到正月十五“上元节”吃过早饭,晓晓就带着嬷嬷和丫环们开始包汤圆。

北方人正月十五都喜欢吃“元宵”,可是元宵真的弄不好,不如包汤圆省事。

馅料就准备了好几种,枣泥,豆沙,芝麻花生碎和葡萄干儿,糯米面和好了,就要开始包汤圆。

今个儿最兴奋的是三个包子,干娘今个儿可是答应了,让他们包汤圆的。

一个个早早的穿上小围嘴儿,洗干净小胖爪,坐在炕桌边等着。李寄来了也觉得自己可以帮忙,于是就坐在炕上和三个包子一起帮着包汤圆。

等晓晓忙里偷闲,看了一眼炕上那几位。

我去,你们确信你家汤圆长成这样?

小三宝的汤圆,就是一个扁片片,二宝这是从小励志要当赌神呗!包出来就是个骰子,上面还扎了好几个眼儿。两只小眼睛还左右踅摸,这是要出老千?

还是我们大宝靠谱,这汤圆揉的虽然不是很圆,但是多少也有点儿那么个意思。等等,你们家汤圆,有眼睛有眉毛呀?

好嘛,在看看李寄,不愧是皇子,这家雀儿捏的,上个色都能当真的了。

看着一炕桌的新鲜汤圆,晓晓想,这还能叫汤圆吗?可是这有皮有馅儿的,还真的不知道叫啥?

看着四张笑脸,晓晓也只能再添一张笑脸,可是这笑的,咋就有点无可奈何!

汤圆包好了,炕上那四位还意犹为尽。小三宝还一个劲儿的问,啥时候还包?等在干娘那得到明确的答复“明年今天。”

就乐颠颠的问李寄,“明年今天,还有多久?”等李寄告诉她,还得长一岁的时候,噘个小嘴儿,不开心了。

汤圆包好了,晓晓让人给宋家送去一些,再把二姨娘俩请来,一大家子坐一起,吃着火锅,吃着汤圆。

白生生的汤圆,甜糯糯的口感,三个包子最喜欢吃。晓晓可不允许他们多吃,这个不好消化。

天渐渐的暗了下来,前后院都掌灯,回廊两边的大红灯笼也亮了起来。

两个人领着三个包子,在院子里散步。看着已经跃上树梢的圆月,忽然想起那首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可是,我不就是那个见到了古时月的人吗?